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,太阳到达黄经0°时为春分。春分这天,太阳直射赤道,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。春分,又称"日中""日夜分""仲春之月"。
春分节气,气候温和,雨水增多,草木萌芽,杨柳青青、莺飞草长、油菜花香,一派春意盎然。春分时节,中医养生做起来。
01
起居养生
1.早睡早起,顺应阳气升发。
2."春捂"防寒:春分后气温早晚波动大,早晚需注意保暖,特别注意颈部、腰腹和脚踝的保暖,避免受寒引发感冒或关节疼痛。
3.由于气候转暖热,加之湿气较盛,可能会有传染病流行,因此要注意预防。保持室内卫生,注意调节好室内的温湿度,经常开窗,保证室内空气流通。
4.多到户外踏青、锻炼身体,以提升阳气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运动以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等为宜,不宜剧烈,以微微出汗为度。
02
饮食养生
中医认为"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",少食酸味食品,增加甘味食品(如大枣、蜂蜜)的摄入,以补养脾胃。多吃时令食物,如菠菜、竹笋、香椿、豆芽、蒜苗、豆苗、韭菜等。
03
情志调养
1.疏肝解郁:春季对应肝脏,情绪波动易导致肝气郁结。建议多踏青、散步,接触自然,通过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舒缓压力。
2. 保持心态平和:避免过度思虑或发怒,可听轻音乐、练习书法等静心活动,保持情绪稳定。
中医养生小妙招
春季肝气升发,肝阳易升,容易引起头晕,头昏,失眠,焦虑;肝木升发太过,克伤脾土,可产生一系列胃肠问题,易出现胃胀,腹胀,腹泻等脾胃病(五更晨泻是这一节气常见的胃肠问题)。春天风大,风木克脾土,脾虚者易出现腹痛腹泻的问题。面对以上问题中医经典病房中医养生专家来支招。
1.春风节气灸
预防五更晨泻,艾灸可选命名和关元。
预防脾虚腹泻,艾灸可选足三里,关元,神阙。
2.中药烫熨(方用五子散)可选腹部。
3.中药贴敷(腹痛腹泻贴),可选神阙,双天枢等.
春分中医养生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规律,调和阴阳平衡,养肝护肝,保持身心愉悦。通过合理的起居、饮食、情志调节和适度运动,既可增强体质,又可预防疾病,让我们一起动起来,一起来中医养生。
声明内容:
1. 文章来源:本文转自[湖南省直中医医院],著作权归原作者及原平台所有。转载旨在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账号/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。
2. 内容责任:原文内容(包括数据、观点、结论等)未经本账号/网站独立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因依赖本文信息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,本账号/网站不承担法律责任。
3. 侵权联系:如涉及内容侵权、版权争议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[电话:0564-6612343/18297439999联系我方,我方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相关内容。
4. 读者义务:建议读者阅读原文并自行判断内容有效性,重大决策请咨询专业人士或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