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霍邱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!

当前所在位置:

网站首页>养老服务

守护夕阳安全:养老院消防安全必须筑牢"生命防线"!

[日期:2025-04-09]作者:霍邱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

新华社消息,4月8日21时许,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一养老院发生火灾。据初步统计,截至4月9日凌晨3时,火灾共造成20人死亡。目前,养老院内其他老人已转运至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留观治疗。河北省、承德市两级专家组已前往事故发生地指导救助和善后工作,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。

这场悲剧以血泪的代价再次敲响警钟:养老机构作为弱势群体的"避风港",消防安全必须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。让我们共同关注以下重点知识,为老年群体筑起一道坚实的"防火墙"

一、隐患排查:揪出每一处"隐形杀手"

1. 每日巡查必落实

护理人员需严格执行"每日三查":查电器线路是否老化、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、查易燃物品是否规范存放。尤其关注老人房间内私接电线、使用电热毯等高风险行为。

 

2. 建筑设施严把关  

依据《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,养老院不得使用易燃夹芯彩钢板搭建,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且宽度不小于1.4米,走廊需设置双向疏散指示标志。

 

3. 智能监测早预警

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、燃气泄漏报警装置,并与值班室24小时联动,确保火情第一时间被发现。建议增设视频监控系统,实现重点区域无死角覆盖。

 

二、应急能力:分秒必争的"生命通道"

1.疏散预案需量身定制

针对老人行动不便的特点,制定"一对一"疏散方案:每名工作人员负责2-3位老人,配备担架、轮椅等辅助工具;房间门牌需标注老人行动能力等级,便于快速救援。

 

2. 每月演练保熟练

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全员消防演练,重点培训护理人员使用灭火器、消防面罩及疏散技巧。建议与属地消防队建立联动机制,开展夜间、烟雾环境等实战模拟。

 

3. 微型消防站强配置

院内需设置微型消防站,配备防护服、破拆工具、应急照明设备,确保3分钟内形成第一救援力量。定期检查消火栓水压、灭火器有效期,杜绝"设备沉睡"现象。

  

三、责任落实:织密安全防护网

1. 院长负责制  

养老院法定代表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,需每月带队检查并留存记录。建立"隐患整改台账",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人,重大风险需立即停业整顿。

 

2. 全员持证上岗

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消防基本技能培训,掌握"四懂四会"(懂火灾危害、懂预防措施、懂扑救方法、懂疏散逃生;会报警、会灭火、会逃生、会急救)。

  

四、特别警示:这些细节决定生死

电气安全:严禁使用电炉、电热杯等大功率电器,老人房间插座应安装防过载保护装置。

吸烟管理:设置室外指定吸烟区,配备专用烟灰缸,严禁卧床吸烟。

药品管理:酒精、氧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须单独存放,远离热源。

夜间值守:夜间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,每2小时巡查一次,重点查看取暖设备是否断电。

 

结语

每一起养老院火灾的背后,都可能存在侥幸心理的累积、管理漏洞的叠加。当我们把老人托付给养老机构时,托付的不仅是生活照料,更是生命的重托。政府要强化监管力度,机构要扛起主体责任,家属要参与监督提醒,共同筑牢"人防+物防+技防"的三维防线。愿安全之光照亮每一寸银发家园,莫让"养老院"成为"伤心院"

预防养老服务机构安全风险

养老服务机构应做到

↓↓↓

民政部、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

《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

↓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