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数据显示,到2030年,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。面对未富先老、老龄化社会来临的挑战,政府和民众都应该未雨绸缪,早作打算,及时调整养老金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这一切当然会涉及人口结构调整,但短期内无法解决。如果现在不重视,生育政策不变,那中国未来的养老问题无解。中国该如何解决养老这一难题?有什么养老模式可供选择?又该采取哪些措施调整人口结构呢?
中国迅速迈进老龄社会
民生涉及诸多方面,比如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,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,但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。虽然眼下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很多,但你到农村走走,印象全不一样了,基本都是老的老小的小,田间地头中青年很难找。从农村开始,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。
哪怕你现在还年轻,都会遇到父母老了怎么养,自己老了去哪里养老的问题。说在家养老这不现实,因为你的下一代还要工作,不可能天天照顾你。花钱雇人?现在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,谁家都有需要照顾的老人。更何况那些无子女和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?还有子女在国外定居或在外地成家立业的空巢家庭呢?所以,将来大家只有集中住在一个地方——养老院,养老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性。
据预测,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老龄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。2013年,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亿。到2033年,也就是20年后,中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。也就是说,三个半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,还得算上孩子们。到2050年,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.87亿,那时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老人,比今天的欧洲和日本都严重。那时,中国实际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口到底有多少?仔细算算,还真不多。
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,人均寿命越来越长,中国人现在平均寿命是74.5岁。长寿带来一个最现实问题:一个人活过了90岁,他领退休金的年头可能比他的工龄还要长。
中国人养老出路何在
国际上通行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现收现支型,就是把你工作时缴纳的养老金存起来供你退休后养老,这种方式太慢,太低效了;另一种是代际之间的循环型,就是下一代人缴费养上一代人,循环滚动。
我国实行的是两者结合方式。现行的养老体系为三支柱结构,主要是从责任主体角度划分的。政府管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为第一支柱,企业缴费的企业养老保险为第二支柱,个人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为第三支柱。从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看,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部分累积制,社会统筹部分为现收现付制,个人账户部分是累积制。可是我国人口结构呈倒三角形,下一代人数骤减,出现了天量的资金缺口,他们交的钱远不够我们这代人养老。靠现有机制不能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。
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,方式可以有多种,思路之一是以房养老。比如一对夫妇老了,子女不在身边,又没有办理养老保险,那该怎么办?如果住房在自己名下,当初是花100多万元买来的,现在涨到了几百万元,问题就能办了。可以把房产信托给银行或社会机构,先由他们垫款给老人每月生活费,或者送老人住进养老院,这叫做倒按揭。因为房子的地段不错,银行与信托机构可以代收房租,也可以获得将来的优先购买权。因为谁也说不好自己还能活几年,有的人可能寿命长些,有的人可能寿命短些,但参加的人多了,以房养老这种模式就能填平补齐,自己调剂过来。而社会机构也愿意接受这种模式,因为城市不动产价格在通货膨胀之下要比现金保值得多。
一家一户模式或政府垄断都负担不起整个国家的养老事业,只有动员社会力量,发展行业化、社会化养老才有出路。中国的老龄化也预示养老产业将出现巨大商机,专业化的养老院能够吸收大量人口就业,而且具有永续性。一群打零工的保姆通过职业培训成为专业机构护士或技术人员,从事着一份有尊严、有保障的工作,住在城里,每天正常上下班,再建立他们自己的小家庭,送孩子进幼儿园,就近上小学,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福音?不是中国进步的标志?
适时调整人口政策
30多年来,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,出生人口减少了4亿。但现在看来,也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,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减轻家庭抚养孩子的各种负担。从近年的统计数据看,无论美国、中国香港、中国台湾、新加坡还是欧洲,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妇女总和生育率全球最低,日本、韩国紧随其后。因为抚养、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干脆选择不婚不育。这样下去,将来真的可能需要大量引进越南、朝鲜、菲律宾和南部非洲移民,现在已经显出危险苗头,在东北和珠三角存在多年的外国黑工现象已经敲起警钟。
我国城乡分离的不公平户籍制度必须改革,更要坚决打破歧视性的二元化身份壁垒,还要给那些偷生出来的“黑小二”、“黑小三”们都报上户口。都是中国人,就不应该有公民权利上的差别。我国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字是13.4亿,真的只有这么多吗?国家规定一家只允许生一个孩子,如果一对夫妇跑出来偷着生了三个,那3个孩子不给上户口,不让上学,你能统计的出来吗?
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德国看过一个电视辩论,有妇女说:“你们这些不生孩子的人,国家应该向你们征收‘不育税’。你们不生孩子,德国还有未来吗?”这些职业妇女说:“为什么要交税?我们缴过养老保险,老了花自己的养老保险金。”有子女的妇女说:“我们家生了3个孩子,他们长大了要照顾你们养老,所以你们现在应该出奶粉钱,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好,他们长大后才能给你们养老。”我听完触动非常大。那时中国社会还没有出现老龄化问题,正在享受人口红利,到今天这个问题已经很严重了。
中国人未富先老,提前进入老龄社会是必然趋势。养老的方式有很多种,比如居家养老、社区养老、养老院养老等,还有以房养老等信托方式。不管怎么样,家庭无力解决的应该由社会解决,社会无力解决的应该由政府解决。生老病死,在大家各尽其责之后,只能由政府最终托底。
养老产业将大发展
据一项调查显示,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退休金高达3440亿元,还不包括医疗费及其他,若按80%的消费比例计算就是2750亿元。城市和农村还有不拿退休金的老人约6200万,按居民最低消费额2000元计算,消费总额可达1240亿元。城乡老年人消费总额能达到4000亿元,揭示了中国养老服务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。
随着营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,长寿老人越来越多,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大量帮助和照料。现在夫妻双方都在外地工作的情况非常普遍,家中老人的照料越发成问题。与上一代人相比,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,健康状况更好,退休并不等于退出社会生活,他们还有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。具体到项目层面,比如办养老院、办老年大学、建康复中心,开展适宜的文化体育、养生保健活动,真的很有市场。在日本,银发产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。
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,平日孤独寂寞,健康不佳,情绪容易失落,看电视、养宠物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,他们尤其需要心理关怀。现在很多是靠志愿者抽时间去陪伴照顾老人,将来应纳入政府和其他团体的社会工作计划,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人自己也得吃饭,不能要求他们一年365天都无私奉献。只有通过产业化、制度化途径,才能做到日常花、全面化,从根本上防止一窝蜂怪象,只在某一天集体搀扶老人过马路,到重阳节才集体去给老人洗脚,这不能算是真心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