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每次都拿不少东西来看我,东西放下人就走了,其实我只想让他陪我吃个饭聊聊天。”一位老人在盼望儿女来到身边时说。“百善孝为先”,物质赡养固然重要,但是对老年人精神上的关怀和慰藉同样重要。“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”本是为人子女最基本的孝道,可在现实生活中,“工作忙”、“压力大”、“距离远”……种种理由却让这成为“最简单的困难事”。随着老龄化形势的逐渐加剧,“空巢老人”早已不再是新鲜词汇了,现在很多老年人不但在生活形式上 “空巢”,精神上也处于“空巢”状态,与肉体上不适、病痛相比,孤独、寂寞,精神上缺乏慰藉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一种“难言的伤痛”。
老人:精神“空巢”期待有人唠嗑
独居老人徐英芝 晚上睡不着数数
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,哈尔滨市63岁的徐英芝是一个独居的空巢老人,“出门一把锁,开门一盏灯。”是她生活的真实写照。问到平常生活是否寂寞,老人告诉记者:“这么多年,也都习惯了,出去溜达溜达、聊聊天、唱唱歌,白天日子倒也好过。”因身患心脏病,眼睛也不好,徐大娘很少看电视,晚上听听广播7点左右就上床睡觉,“睡不着就数数,有的时候数着数着天就亮了……”最近因为天气变冷,老人旧病复发,“自己到社区医院打点滴,已经十多天了”,生病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。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,徐英芝并不觉得难过,反而因为有人来家探病而格外开心,“和我一起唱歌的歌友买了好几样水果来看我,都吃不完,有人陪说说话真好。”
据哈尔滨市的不完全调查显示,像徐英芝这样的空巢老人全市有38.4万人,占哈市老龄人口的1/3左右,其中独居老年人达6万余人,不知道他们是否也都像徐英芝老人一样“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”。
家中冷清的王大爷 公园看一天人
虽然与儿女生活在一起,但是由于缺少沟通和交流,也让很多老人精神上处于“空巢”状态。和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的王大爷觉得自己“空心”的日子比“空巢”还难熬。“儿子儿媳上班,孙子上学,家里冷清清的,我平时没什么爱好,没事就到家附近的小公园去呆着,有的时候跟别的老人聊聊天,很多时候干脆就坐在椅子上看来往行人打发时间,饿了回家吃一口,下午接着去。”这样的生活有意思么?“没意思!”王大爷想也没想就回答记者,“可是那我还能干啥啊,孩子们都那么忙,住一起成天也说不上几句话,说也说不到一起去,别惹人家烦了,过一天算一天吧。” 像王大爷这样靠“坐公园看人”打发时间的老人,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不少,他们大多退休在家,衣食无忧,可是饱受孤独寂寞之苦。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告诉记者:“没事就从窗户看外面的行人,今天天冷,上午一共从楼下过去89个人,其中21个是小孩……”
老人孤独的问题在一些新建的楼盘社区更为严重,远离城市中心,老人们甚至连“看行人打发时间”的乐趣都被剥夺了。李大娘家住群力某小区,是新建的社区,入住率不高,基础设施也不完善,她说:“环境是不错,可人也太少了。在小区里溜达,别说找人说话了,见着个人影都难。”
医生:老人生病为“求关注”
建议:子女反着听顺着说 老人少疑心多参与
“缺乏社交活动,缺少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已经成为现在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,这也是引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哈医大二院心理门诊医师张文艺告诉记者,这几年老年人因心理问题来他们门诊就医的非常多,基本上能占30%左右。“人到老年,身体机能退化、社会角色转变,很多老年人适应不了,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。尤其是一些空巢或独居老人,人际交往更少,很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,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。”他介绍,虽然引发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,但是“不受关注,缺乏交流”是很多老年人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。“年轻人工作节奏快,对于老人认为吃饱喝足给点钱就完了,老人情绪上的变动并不注意,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就晚了,老年人精神健康需要更多的关注。”
张文艺介绍他曾给一位“有洁癖”的老人看病的情况,“一个独居老人,成天没事做就是打扫卫生,看哪都不干净,来的时候手指缝都洗烂了。”张医师在对老人进行诊治的同时也要求老人的子女回来陪伴老人,配合治疗。“其实很多老人的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通过与家人沟通交流而改善的。”张医师还介绍:“有老人老是头疼、肚子疼的浑身不舒服,但是检查一圈身体没有任何问题,其实老人是因为‘缺少关注’闹的,孩子一回家,有人聊天就啥病没有了,这是老人潜意识上的一种‘求关注’行为。” 张医师特别强调:“社会和家人的关注对改善老年人心理状况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是要经常跟老人聊天,不用说太多,但是要认真的倾听,让老人有受重视的感觉,他会觉得自己还被需要和关注,从而使得老人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,避免一些心理疾病。”
“沟通和交流是双方面的,有的时候子女上心,老人却不一定配合。”张医师也坦言,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,如何应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。“有的老人并不是很愿意跟儿女说心事,可能是不想让子女担心,也可能是作为长辈的自尊心作祟,轻易不在子女面前示弱。他们在面对子女的嘘寒问暖时,常常用‘我很好’‘我没事’来敷衍。”医生建议,这种时候作为子女应该多注意观察老人的生活细节,看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,不要太“听话”,要多听老人的“弦外之意”,“老人有的时候也是‘心口不一’的,要反着听。”很多年轻人也反映和老人说话说不到一起去,说说就吵架,张医生也建议,其实老人有的时候唠叨或者挑剔什么,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问题,子女尽量要顺着说,不要反驳。“都是家庭琐事,老人有的时候就是说说而已,你反驳他没有任何意义,只能让老人不开心,影响他的情绪,孝顺孝顺,顺着就是孝。”
张医师也建议老人在渴望子女关心的同时,自己也应该试着放开怀抱:“上了岁数,行动能力下降,对外界掌控能力变弱让老人更关注于自身,这是正常的,但是也不要太过钻牛角尖,对自己身体状况疑神疑鬼,更多的时候要敞开心扉,不但乐于和子女交流,还要勇于走出家门,不能把生活的重心完全依附在儿女身上,要学会自己找乐,主动寻找一些兴趣爱好,积极参与各类活动,这才能真正老有所乐。”
社会养老服务:向“心”的方向延伸
老年模特队 最美夕阳红
“风儿吹来了童年的一幅画,你陪着我在那过家家,竹林是我们的家,竹叶是你送我的花……”伴随着《小小新娘花》轻快优美的旋律,10余位模特在舞台上迈着轻盈的步伐款款而来,动作整齐划一、仪态万方,举手投足之间明星范儿十足……看到眼前的景象,你一定不敢相信这是一支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业余模特队的表演。这支由25位阿姨组成的哈市兆麟社区老年模特队,每周二、五都会在兆麟社区进行排练,“这歌是特意为老人们选的,旋律舒缓轻快,能勾起童年的美好回忆,大家都喜欢,也练得特别认真。”模特队的领队韩历波告诉记者:“这里很多老人都是退休了才培养的兴趣爱好,现在社区里有18支老年兴趣队,通过参加活动,他们不但锻炼了身体,而且还进行交友活动,晚年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。”模特队队员高淑杰说:“刚退休的时候,心里特烦闷,现在参加了模特队,特别开心。”另一位队员曲兴华也告诉记者,她是空巢老人,儿子一家都在澳大利亚,可是因为有社区的模特队,她一点都不感到寂寞孤独:“我们关系都特别好,夏天一起爬山、去度假村玩,我们生活充满了阳光……”
老年人的精神生活,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老龄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。兆麟社区主任刘玉芝就告诉记者,除了生活照料、医疗保健等服务外,精神慰藉、娱乐活动也是社区为老人提供的重要服务内容。她说:“我本身就是一个老人,所以十分了解老年人的心态,老人最怕寂寞了,我们社区平时提供场地并组织各种老年兴趣队活动,对于一些腿脚不便老人,社区志愿者还会定期去家里探望,给他们表演节目、陪他们唠嗑,老人们都可开心了。”
“双羊爱晚” 乐在敬老院
除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外,机构养老也是重要的养老形式之一。记者11月8日来到一家位于哈市机场路的公办养老机构——北大荒养老中心。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这儿有个“潮人”邓大爷,82岁了,但上网看邮件、聊天,各种年轻人的“高科技”都在行,平时日子过得特别滋润。听说记者是要来看“潮人”的,邓大爷老伴杨大娘先打趣道:“还潮呢,都老干吧了。”两位老人都是退休干部,女儿也很孝顺,但两位老人选择住在敬老院。杨大娘告诉记者:“跟女儿一起的时候,她工作忙,我还得跟着忙乎,来这多好,我彻底解放劳动力了,吃喝有人照顾,空闲还可以画画,这日子多好。”杨大娘擅画,邓大爷擅书,两位是珠联璧合,敬老院的人常能看到两位老人一人作画一人题字的和谐景象。他们的作品上都会盖一个“双羊爱晚”的红色印章,邓大爷解释道:“我们同岁,都属羊,两人一起度过快乐晚年生活,就是‘双羊爱晚’了。”北大荒养老中心总经理谢忠发告诉记者,该中心在给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各种“养身”服务的同时,也很重视老年人的“养心”。他说:“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,我们设有棋牌室、阅览室、书画室、台球室、乒乓球室、才艺展示厅等,还定期安排心理咨询师给老年人排解心理情绪问题。”另外,为了满足老年人旅游的需求,养老中心还提供春夏住哈市、秋冬住三亚的“候鸟式”养老服务。谢忠发说:“换换地方也能让老人换换心情,去年我们组织老人去三亚,老人们都特别开心,今年第二批候鸟老人马上也要出发了。”85岁的任秀芝老人就是今年要启程去三亚的老人之一,她说:“我这一辈子都没去南方旅游呢,老了还有这福气,真好。”